院内新闻
首页 > 新闻资讯 > 院内新闻 >

【精准“导航”+无痛定位】南通六院胸外科黑科技让“刁钻”肺结节无处可藏!

温馨提示:由于篇幅原因,很多内容不能详尽,如果您或者您的家人需要疾病咨询,可点击此处进行免费沟通

  肺结节位置太深、藏在骨头缝里?

  传统定位又疼又有辐射?

  别担心!南通六院胸外科“黑科技”

  CT三维数据融合式经皮穿刺导航定位术

  2分钟精准锁定病灶,无痛无辐射,为早期肺癌患者带来更安全、更舒适的手术体验!

  “刁钻”结节难定位?

  六院新技术破解难题!

  近日,南通六院胸外科张雪冬主任团队运用CT三维数据融合式经皮穿刺导航定位术,成功为一位61岁女性患者的“隐身”肺结节精准“导航”,通过单孔胸腔镜微创手术完整切除病灶,患者术后恢复良好。

  

图片

 

  △ 患者CT影像

  张阿姨(化名)近期在体检时发现右肺上叶有一个结节,放心不下的她决定到南通六院胸外科寻求进一步诊治。经CT诊断“右肺上叶孤立性肺结节”,大小为10mm×9mm。

  虽然结节体积不大,但因为处于肋骨及肩胛骨下方,位置较为刁钻。如果使用传统定位术式需反复穿刺穿过骨头,患者疼痛明显且可能因遮挡导致定位失败;术中触摸定位更是“大海捞针”定位难度大、风险高、并发症多。

  “既要精准找到结节,又要最大限度减少患者痛苦和手术风险!”张雪冬主任团队经过评估,决定采用“CT三维数据融合式经皮穿刺导航定位术”,用“人工智能+精准导航”破解定位难题!

  AI+电磁导航+3D影像,

  2分钟精准“锁定”病灶

  

图片

 

  手术当天,在麻醉团队的配合下,张雪冬主任团队借助先进的穿刺导航设备,开启了这场“科技感十足”的定位操作——设备基于人工智能AI技术,自动对CT影像进行智能分割,精准识别血管、气管、骨骼等关键结构,并通过呼吸矫正技术实时调整(避免呼吸运动影响定位精度),再结合术中实时MPR(多平面重建)技术,将患者的肺部结构以“3D立体影像+2D动态视图+导航参数”的形式清晰呈现于屏幕,连血管的走向、骨骼的位置都一目了然!

  

图片
图片

 

  张雪冬主任紧盯屏幕,操作一根细如发丝的电磁定位针,根据导航系统实时提示的“最优路径”,精准避开了肋骨、肩胛骨和周围血管,将肺结节定位标记物稳稳送到目标位置后进行释放,整个过程不到2分钟!“手术过程就像有‘GPS’,即使结节躲在骨头后面的‘小角落’都能一眼看到!”定位完成后,团队立即为患者实施了单孔VATS肺节段切除术,术中精准找到结节并完整切除,手术全程顺利,患者术后恢复良好。

  从“盲摸”到“智导”,

  这项技术有多牛?

  相比于传统CT引导定位,CT三维数据融合式经皮穿刺导航定位术具有精准、快速、安全、无辐射、无痛等多项优势,将造福于更多病灶位置刁钻早期肺癌患者。张雪冬主任介绍:CT三维数据融合式经皮穿刺导航定位术的出现,重新定义了肺结节的定位方式。以往的“盲人摸象”式定位一下跃升为人工智能定位,作为最新型技术的导航定位系统——针尖准确实时定位针+医学影像的运动补偿修正技术,背后的核心是:新质器械(电磁定位针)与人工智能(AI)和术中实时MPR(多平面重建)的创新式融合,由此带来诊疗定位方式的革新,从而真正实现在外科手术室进行无痛、无射线定位。

  随着肺癌筛查的普及,早期肺结节的发现率逐年升高,但位置特殊的结节一直是手术定位的难点。南通六院胸外科始终紧跟技术前沿,目前已常规开展各类微创肺结节切除手术,并不断引入精准定位、快速康复等新技术,致力于为患者提供 “更精准、更微创、更舒适”的诊疗服务。

  “我们的目标不仅是‘切干净’,更要‘定位准、创伤小、恢复快’。”张雪冬主任提醒,市民若体检发现肺结节,不必过度恐慌,但也不可掉以轻心,建议及时到专业医疗机构评估。南通六院胸外科团队将为每一位患者制定个性化方案,用技术创新守护肺部健康。

点击预约咨询

南通市第六人民医院(南通市永和路881号)

0513-80886688 0513-8088669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