医学治愈身体,人文抚慰灵魂。
麻醉医生作为患者生命的“点滴”守护者,
在手术前后起着“润物无声”的重要作用。
为了让每一位手术者
感受到自己的生命健康被精心的呵护,
个人受到充分的尊重,
以最佳的身心状态接受、配合手术,
一直以来,南通六院麻醉科将“人文关怀、走心麻醉”倾注于每一位患者,密切关注患者手术前、手术中、手术后的心理疏导以及术后康复,用温暖陪伴患者完成整个手术,使得“人文麻醉”这四个字深入人心。今天让我们通过麻醉医生的查房,
了解他们的日常工作。
麻醉查房开始了
早晨8:30,麻醉科主任陈永红与夏晴医师、季红霞医师一起来到病房,开始了麻醉科查房。她们使用手机移动查房系统查看所有使用镇痛泵患者病情,了解患者疼痛情况和康复情况。
刚到六病区,前一天做了脊柱手术的刘女士精神萎靡,脸色苍白,身体蜷曲地侧卧在床。麻醉医生们赶紧上前询问:“是不是还有些疼?疼可以按一下镇痛泵。不要害怕,我们都会好好照顾你的。”边说边为她捋了捋额前的碎发,然后摸了摸她的脉搏,感悟脉搏强弱、快慢、律正等细微变化。
刘女士虚弱地回复:“嗯,疼,熬熬吧,我怕麻醉药用多了对身体不好。”话音刚落,陈永红主任就耐心解惑:“麻醉药不影响身体,不用担心,把泵用起来。熬疼会影响你的康复,只有控制了疼痛,才能有利于你的康复。”
经陈永红主任这么一科普,刘女士身心放松下来,使用泵进行了镇痛,没一会儿便感觉好多了。
九病区顾先生因“外伤致左小腿肿痛流血、畸形1小时余”来到市六院。因为身体疼痛和对今后恢复情况未知的担忧而情绪低落,恐惧、焦虑。
手术前,麻醉医生来到他的身边,进行术前探视和检查,了解他的受伤情况和全身情况,制度最合适的麻醉方案。感觉到顾先生的紧张,麻醉医生与他进行了交流,安慰他“不用担心,我们和手术台的医生护士都会为你做好周全的保护,等手术结束再配合康复治疗,一切都会慢慢好起来!”发自内心的关怀让顾先生心中涌起一股暖流。
随后,麻醉医生又问他是哪里人,是做什么的,家里还有谁,找着话题就聊了起来。那天的手术,很顺利,顾先生手术时的血压、心率等各项生命体征都非常好。
手术后,陈永红主任又带着团队来到顾先生床边,亲切打招呼,询问“今天感觉怎么样?腿疼不疼?”顾先生指着泵说:“有点的,不过疼了我就按。”“按的次数多吗?按完疼痛有没有减轻?”麻醉医生边记录边询问。“不多不多,按了感觉好些了”,顾先生笑着,“谢谢你们啊!”
陈永红主任通过医院信息化镇痛泵管理系统,查看到顾先生用泵之后进行了有效镇痛26次,频率较高,原来顾先生这是第二次手术,掌握了镇痛泵给药规律,所以每次都能顺利给药。“上次来住院,你们就很仔细地指导我怎么用镇痛泵,所以这次我很有经验啦!”
陈永红主任分析完查房情况后与麻醉医生进行总结交流:“术后疼痛对患者的影响很大,所以,我们每一个人既要做到精于麻醉,更要做到春风化雨,要持续关注、及时查看患者疼痛情况,耐心宣教、耐心倾听,帮助患者消除紧张,积极、乐观地面对疾患。”
南通市第六人民医院麻醉科持续秉持着细化和深化“人文关怀、走心麻醉”的服务理念,从手术室走向病房,走到病人的身边,站在患者的角度上,与患者共情,让患者就医更舒心更暖心,推动着舒适化医疗进程。